(二)
吴玉章,从中共党员的秘密身份到公开身份的中共党员。
1927年7月14日夜,武汉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团秘密召开“分共会议”。身为国民党中常委的吴玉章被排挤不得参加。此时,吴玉章的中共党员身份已经暴露。
吴玉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鉴于他与国民党和孙中山有着深厚的历史关系,中共中央决定他留在国民党内,便于做统一战线的工作。1927年4月底至5月上旬在武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五大”代表的吴玉章都没有参加会议,为的是“怕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不好在国民党内工作。可是大会开完后不久,陈独秀却故意地给我暴露了。他在《响导》上转载了高一涵的一篇文章,说在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中只有某某几个人是共产党员,绝不可能操纵国民党,向以此来表白对国民党的忠心。这简直等于告密,给我以后在国民党内的工作增加了极大的困难。”
7月14日当晚,身处险境的吴玉章知道了汪精卫“分共”会议的情况,并已有人进入其寓所拆除了电话。第二天,即1927年7月15日早晨,吴玉章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到武昌集合。“当时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印信、账目、文件,都是由我经手管理的。我考虑到账目没有交代,反动派可能制造谣言,诬陷我卷款潜逃,借此来破坏我党声誉。因此我决定要亲自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去办清交代。”上午9点,吴玉章来到国民党中央党部,把所经手的一切都交代清楚,给汪精卫留下一封谴责其“分共”决定的信后,从容离开了汉口。(《吴玉章回忆录》“第一次大革命的回忆”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11月第一版)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吴玉章是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独立酝酿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最先进的分子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吴玉章在回忆独立建党这段历史时写道:1922年夏,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闹风潮,校长去职,学生和当局请我担任高师校长,我义不容辞地担任了这个职务。在学校内进一步开展了宣传和组织活动。我利用同盟会老会员的身份,尽可能地推进新思潮的扩展。当宣传和组织工作开展到工人、农民中去以后,成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要求也愈来愈迫切。这时成都高师内已有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我当时年已44岁,当然不能参加,于是与杨闇公同志等二十多人秘密组织了“中国青年共产党”,作为领导革命斗争的机构,并发行《赤心评论》,作为机关报。由于四川地处偏远,一直到这时候,我们还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也不知道国共合作的新时期即将开始了。
1925年2月,我到北京见到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负责人之一赵世炎同志,才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和活动情况我就在这时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写信回四川,要杨闇公同志等把“中国青年共产党”取消,个别地参加中国共产党。
我入党后,党命我仍留在国民党内,做统一战线工作,并要我先到广州去和国民党中央取得联系,然后回川整顿四川的国民党组织。
(《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11月第一版)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吴玉章,这位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在辛亥革命中组织“荣县起义”,建立中国第一个脱离了清朝统治的资产阶级县级政权的著名活动家,参加了南昌起义的组织工作,担任起义后的中央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从此,他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公开身份,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直战斗到这场伟大革命的彻底胜利。
(三)
卢德铭,紧随毛泽东站在了中国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新起点。
“武汉(7.15)政变后,卢德铭团长率领的第二方面军警卫团(该团有二百多安源工人,内有我党党员十多名),于7月31日由武昌乘船东下。至中途,得知南昌起义,九江被阻,不能通过,即在阳新黄颡口登陆,进入阳新县城,拟经武宁、靖安至南昌会师。部队行至奉新,得悉朱德、贺龙、叶挺等同志已率部经赣东、福建向东江前进,当时赣江两岸驻有反动军队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不能通过。党乃决议密派卢德铭同志去南昌探听消息,部队则折回修水(湘鄂赣三省边境)训练,并以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为临时番号,以取得缓冲机会,充实力量,训练部队,俟了解敌情后,再决定行动。不久,平江、浏阳一带农民自卫军和湖北通城一带农民自卫军相继赶到,即编为第三团,开往铜鼓训练。这时,正值毛主席奉党中央命来领导部队行动(卢德铭同志也来),深入发动革命的武装斗争。”
(刘型《秋收起义前后的片断回忆》,载1951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卢德铭参与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总指挥,中共湖南省前敌委员会委员。在起义部队向长沙进攻受挫后,卢德铭支持毛泽东的意见,率部向井冈山转移。
《中国共产党简史》记载:“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将参加起义的各路武装5000余人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于9月9日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果断改变计划,率部队退到浏阳文家市集中,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的革命战争,“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卢德铭是毛泽东同志军事上的主要支持者。
文家市会议的亲历者何长工回忆道:参加秋收起义的各路起义部队,于九月十九日在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胜利会师。下午,我向毛委员做了汇报。最后,他和我讲,今晚要召开前敌委员会,你和立三同志作为会议的工作人员。毛泽东同志在部队宿营就绪之后,不顾长途跋涉和战斗的劳累,当晚就在部队驻地里仁学校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问题。会开了一整夜,是个“定向”的会议。在会上,毛泽东同志分析形势,认为敌大我小,敌强我弱,革命转入低潮,起义部队遭到挫折,敌人的主要力量在城市,目前我们攻占中心城市已不可能,要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才能保存我们的力量。
毛泽东同志拿着一份从学校借来的地图,指着湘赣边界山形最宽的部分,用生动形象的譬喻说:这里像眉毛的地方,是罗霄山脉中段,最适合我们的落脚点,我们要到那里去当“山大王”。
听了毛泽东同志对形势的分析,大多数同志同意毛泽东同志的主张,也有一些同志不同意毛泽东同志的意见,觉得革命了半天,却革到山上做“山大王”了,这叫什么革命呢。
经过工作,前委大多数同志都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但却遭到了师长余洒度的极力反对。他看不到革命形势的变化,看不到向农村转移的重要意义,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幻想在城市一举取得成功,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主张,毛泽东同志据理力争,并进行了严肃批评。特别是卢德铭同志投了赞成票之后,大多数同志因仰慕卢总指挥的才干和为人,纷纷举手赞同,他的支持,对向罗宵山脉进军起到了重要作用。
(《何长工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卢德铭是黄埔军校二期毕业生。曾在叶挺独立团担任连长、营长和国民革命军七十三团参谋长等职。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出色的军事干部。在北伐战争中,表现英勇顽强,灵活机动,在部队中有很高的威信。党组织和叶挺同志对他很了解。当国民政府建立警卫团的时候,叶挺想让他去当团长,但考虑自己政治色彩太浓,张发奎不会同意,就请张云逸同志代荐。张云逸同志是粤军老军务,为人正直朴实,在粤军中很有声誉,一荐即准,卢德铭出任武汉警卫团团长。卢德铭同志利用这一合法地位,吸收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左派作各级干部,使警卫团成为我党直接领导的部队,在秋收起义中有力地配合了起义主力部队。卢总指挥在组建警卫团和秋收起义中是有重大贡献的,是毛泽东同志军事上的主要支持者。(《何长工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文家市会议后,“部队立即按照计划行进。但路经桐木、小枧,行至芦溪后,又遭反动军队江宝定营伏击。我军以情况不明,没有准备,加以暑天行军,害痢疾者很多,没有根据地,部队缺乏训练,军纪不良,不能作战,至损失很大,卢德铭同志战死”。“芦溪失利后,部队继续行进,经莲花到三湾,改编为一个团,然后又经永新、宁冈,到达井冈山地区。在这里,毛主席就着手建立罗霄山脉中段的革命根据地,开始了革命斗争的新阶段。1927年11月,我军夺取茶陵,第一次成立革命政权——人民革命委员会。以后会合了湘东、湘南、湘赣边农民游击队,特别是1928年4月,会合了朱德同志所率领的南昌“八一”起义的部队,1928年12月,会合了彭德怀同志所率领的7月在平江起义的部队,于是以井冈山为中心的湘赣边革命根据地的声势,就越来越大了。(刘型《秋收起义前后的片断回忆》,载1951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卢德铭没能上到井冈山,但他在文家市会议上对毛泽东的坚定支持,成为秋收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的关键。卢德铭是中国共产党内支持毛泽东“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第一人,从而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新起点的主要奠基者。
2009年9月,卢德铭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
陈星生,著名盐史研究专家。山西武乡人, 197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5月参加工作,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专业毕业。1971年下乡,1972年在眉山县邮电部505厂工作;1972年12月参军入伍;1987年11月起先后在自贡人民广播电台、自贡市监察局工作;1990年9月任自贡市监察局副局长;1993年6月任自贡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1997年11月任自贡市城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市城综办副主任;1998年4月任自贡市城管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城综办副主任;2000年4月任自贡市建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市城管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城综办副主任;2000年12月任自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项目报批中心常务副主任;2003年3月任自贡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2005年6月任自贡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09年3月任自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贡市十次党代会代表,自贡市十五届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