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的世界 http://www.scle.cc

文史天地
返回首页
物化实验 口口作文 素质教育 口口乐事 口口荣誉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史天地 >

陈星生说历史:前赴后继:从刘光第到江竹筠(完)

时间:2023-02-17 20:02 来源: 未知  作 者:陈星生 点击:

(六)
江竹筠,战斗在人民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用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闭幕词。他说:“现在中国正在开着两个大会,一个是国民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一个是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两个大会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个要消灭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势力,把中国引向黑暗;一个要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毛泽东《愚公移山》(1945年6月11日)载《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横排本)
     “全面内战爆发后,为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不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还无限制地发行纸币。通货膨胀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达到骇人听闻的程度。...官僚资本极度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大批民族工商业濒于倒闭,城市失业人数陡增,广大农村饿殍载道。国民党统治区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全国各阶层人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不得不团结起来,同国民党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以学生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党适时地提出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争生存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的广大阵线,使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更加广泛、深入地发展起来。”(《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四章“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人民民主运动,并很快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主战场的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在四川,各级党组织在城市中带领民众参加到全国性的反美抗爆斗争、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及争取温饱争生存斗争中,在农村中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第一卷(1921-1949 )中央党史出版社2021年)
     江竹筠参加了党领导的第二条战线在四川的城市斗争和农村武装斗争。
      江竹筠于1920年出生在富顺县大山铺镇江家湾(现自贡市大安区)一个农民家庭。(这里距邓萍故居不到两公里,现在江竹筠和邓萍的故居同在一个村。)为生活所迫,幼年的江竹筠跟着母亲到重庆投奔亲戚,在当地的一家织袜厂做了近三年的童工。后来,进入小学、中学、中国公学附中、中华职业学校和四川大学学习。1939年,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江竹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她进入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并担任该校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从事青年学生工作。1943年,党组织安排她为当时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当助手,做通信联络工作。同时,他俩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1945年,江竹筠与彭咏梧正式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在第二条战线城市斗争中,“1947年3月中共代表团驻渝联络处和四川省委被迫撤离重庆后,四川各级党组织一度与上级党的领导机关失去联系,只能分散独立地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第一卷)地下党和革命群众十分渴望了解时局和解放战争的进展情况。1947年7月,中共重庆地下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在重庆创刊。江竹筠负责《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这份油印小报,及时刊登新华社的广播消息,中共中央的文件,人民解放战争进展情况,国统区各地群众斗争的经验等内容,真实的报道了革命形势,以及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消息。《挺进报》正式印刷前,读过大学的江竹筠都会仔细校对、整理,组织投递。这张每期油印从800份发展到1200份的小报,让国统区的人民,特别是中间派人士及时了解了时局和解放战争的进展情况,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消息,使很多人看清了形势,转向了革命阵营。
      根据局势发展,1947年秋,负责湖北恩施、贵州遵义和整个川东地区的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江竹筠的丈夫彭咏梧担任临委成员。解放战争时期,四川是国民党重要的粮源、兵源地。为开辟敌后战场,控遏三峡口,阻止国民党将粮源、兵源运出三峡,川东临委决定,在下川东发动武装起义。彭咏梧主动请缨和江竹筠一起赶赴下川东。离开重庆前,他们把才一岁多的儿子托付给其他同志,毅然走向组织领导武装起义的战场。彭咏梧任川东游击纵队政委,还在奉节与江竹筠组织了奉(节)大(宁)巫(山)支队,在国民党的大后方点燃了革命烈火。(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红岩精神·寻找江姐)
      1948年1月,彭咏梧在领导奉大巫武装起义中壮烈牺牲,江竹筠毅然接替了丈夫的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江竹筠遭受残酷刑罚,双手被竹筷子折磨得皮开肉绽,还因受刑昏死过三次。但她不仅不屈服,还尽力帮助和鼓舞其他同志。(《中国妇女报》“党史中她的故事”转引自百度动态2121.10.04)
      1949年8月,江竹筠通过监狱看守辗转给弟弟竹安送去了她的最后一封信,在这封托孤遗书中,江竹筠写下了对幼子彭云的谆谆嘱托: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尤其是在现在的物价情况下,以你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甚么个样子。除了伤心而外,就只有恨了……我想你决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希望这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去年6月被捕)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蒋王八的来渝固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管他如何顽固,现在战事已近川边,这是事实,重庆再强也不可能和平、京、穗相比,因此大方的给它三、四月的命运就会完蛋的。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希望我俩见面时你更有惊人的进步。这点我们当然及不上外面的朋友。话又说回来,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这可能我们估计的确很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竹 姐
      8月26日(1949年)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壮烈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牺牲时年仅29岁。这时,她和她的难友们已经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听到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脚步声。
      新中国成立后,以江竹筠为主要人物原型创作的小说《红岩》、歌剧《江姐》、电影《烈火中永生》等文艺作品,一面世便引起轰动。江姐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奋斗。
      2009年9月江竹筠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江竹筠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史册:
      “重庆解放前夕,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惨遭国民党反对派残杀。共产党人江竹筠受尽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坚贞不屈,宁死不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人们亲切的称她为‘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定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在新中国已经成立、重庆即将解放之际,江姐壮烈牺牲,年仅29岁。以江姐为代表的许多革命烈士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
      【后记】整理完他们的故事,犹如亲临了一回鲜活的中国革命史历程。串联起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做出的历史功绩,从完整的历史链条上,给后继者深刻的历史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爱国先驱刘光第以慷慨赴死的悲壮结局,讲述1840年以后,由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谋求改良最终失败的历史必然性。吴玉章以“一贯地有益于革命”的经历,讲述了辛亥革命这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讲述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大革命失败后,卢德铭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在这条道路上,邓萍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濒临覆灭的最黑暗时刻,开创新局面的艰辛历程。在抵抗外敌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赵一曼把自己血肉之躯筑进中华民族新的长城。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时刻,江竹筠宁死不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的自信与憧憬。
      传承有序,他们前赴后继!
      近代以后,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捍卫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已经为之奋斗了180多年,其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斗了100年。如今,实现这个梦想“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将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我们深情地呼唤从这片土地走出的英雄,呼唤忠烈品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都需要英雄品格的净化。
      莫要辜负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莫要辜负为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而奋斗过的前辈们!
 
                                                            (全文完。陈星生完稿于2023年1月11日)
作者介绍
      陈星生,著名盐史研究专家。山西武乡人, 197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5月参加工作,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专业毕业。1971年下乡,1972年在眉山县邮电部505厂工作;1972年12月参军入伍;1987年11月起先后在自贡人民广播电台、自贡市监察局工作;1990年9月任自贡市监察局副局长;1993年6月任自贡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1997年11月任自贡市城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市城综办副主任;1998年4月任自贡市城管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城综办副主任;2000年4月任自贡市建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市城管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城综办副主任;2000年12月任自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投资项目报批中心常务副主任;2003年3月任自贡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2005年6月任自贡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09年3月任自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贡市十次党代会代表,自贡市十五届人大代表。(作者介绍来源于百度百科)

推荐文章
最近更新